作者:李佳瑾/ 杏保醫網信霖診所 語言治療師 | 編輯審稿:杏保醫網行銷部
你知道嗎?親子共讀繪本不僅能提升孩子的語言能力,還能激發他們的情感世界、開發思維、增進認知能力,甚至讓你和孩子之間的情感聯繫更加深厚!
本文重點/目錄:

親子共讀繪本,究竟能給孩子帶來什麼驚人的好處呢?
美國波士頓的兒科醫師曾共同發起一項親子共讀的計畫,他們發現,學齡前的孩子們,當和父母一起讀書時,語言能力明顯增強,並且,時間越長、共讀越多,效果也越顯著。想像一下,當孩子從小就能在書本的世界裡自由翱翔,語言基礎自然會打得更加牢固,而這些早期的語言積累,將來會成為他們學習路上的強大推動力。
不僅如此,紐約大學醫學院的小兒科醫師們也進行了類似的研究,他們發現,經常進行親子共讀的孩子,自三歲以後,不僅能顯著改善自我情緒的控制,注意力也會更集中。更令人驚訝的是,這種親子共讀的好處,會一直延續到孩子進入國小,甚至在日常生活中展現出更加穩定和積極的行為表現。
透過這些研究,我們可以看到,親子共讀不僅是簡單的閱讀時間,它還是孩子語言、情感以及行為發展的一大助力。每一次翻開書本,都是孩子邁向成長的一大步。
親愛的家長們,與孩子一起探索繪本的世界,從現在開始,讓你們的共讀之旅充滿樂趣、愛與成長吧!
那麼,幾歲適合開始進行親子共讀呢?
親子共讀越早開始越好,因此自嬰兒時期起就可以開啟與孩子的共讀!
然而相信很多家長都有類似的疑惑:
寶寶年紀還這麼小,聽得懂故事嗎?
寶寶總是撕書、咬書或對書本不感興趣,怎麼進行共讀呢?
其實寶寶雖然還無法完全理解故事內容,但共讀中父母說話的聲音可提供豐富的聽覺及語言刺激,能促進孩子的語言發展。另外透過共讀中與照顧者的交流,不僅能增進親子關係,更促進孩子情緒及互動能力的發展。
而關於孩子對書本的抓握及啃咬等,其實是嬰兒常見的閱讀行為,也是寶寶感官發展的歷程,此時期可選擇布書,既滿足孩子的探索需求,同時亦能有趣地進行共讀。另外若孩子暫時對書本較無興趣,其實共讀不必侷限於書本,家中的照片、圖片、甚至物品或隨手的塗鴉,都可發揮想像力來說故事,達到共讀的效果。
❤ 重點整理 ❤
✔ 親子共讀越早開始越好:嬰兒時期的共讀有助於語言發展,即使寶寶無法完全理解故事。 ✔ 寶寶探索行為正常:撕書或咬書是感官發展的一部分,可以選擇布書,適合寶寶抓握、觸摸,滿足他們探索世界的需求。 ✔ 共讀不僅限於書本:可以利用照片、圖片或日常物品來進行創意故事講述。 |
親子共讀有哪些技巧?該如何挑選繪本?
- 0~1歲共讀技巧
這個階段的孩子語言及認知能力皆尚在萌發,因此不需要過度強調故事的內容,而是藉由繪本中的圖示,介紹書中的人物、物品、活動等名稱,給予豐富及多樣化的語言刺激。另外小寶寶的注意力較短,因此不限定共讀時間,可隨時停止活動,等下次孩子注意力比較集中的時候,再開啟一次親子共讀時光。此時期的重點是親子「共同」參與,而非制式化的「唸讀」,讓寶寶「感受」繪本,藉此培養孩子與父母相處、看書與互動的習慣。
- 0~1歲挑選繪本建議
◆ 挑選顏色鮮明、對比強烈的書籍或圖卡,提升寶寶的興趣
◆ 藉由可觸摸、可操作的翻翻書、遊戲書或有聲書,增加共讀的趣味性,更能同時鍛鍊寶寶的手部動作及累積不同書本材質所帶來的觸覺回饋
◆ 布書、硬頁書等「堅固耐用」的材質,是此年齡可考慮的選購方向
- 1~3歲共讀技巧
這個時期的孩子,開始進入語言學習的階段,因此可以在共讀中加入互動遊戲或問答討論,增進孩子的理解及表達能力。
★ 請孩子指認或命名書中的人物、物品或活動,提升孩子的詞彙量
★ 大人示範後,引導孩子跟著仿說繪本中句子,促進口語發展
★ 讓孩子自己看圖說故事,大人進行擴展或延伸,增進孩子表達的語句長度
→如孩子說:「狗狗睡覺」,大人可將句子擴展為「熊熊躺在床上睡覺」,或延伸為「熊熊躺在床上睡覺,因為他玩累了。」藉此增進孩子的語句長度。
★ 述說完一小段故事內容後,以問答方式與孩子進行討論,例如:主角在做甚麼?他要去哪裡?跟誰一起去?發生甚麼事了?應該怎麼辦呢?……等。讓孩子透過討論更夠理解故事內容,並提升孩子對話回應的能力。
- 1~3歲挑選繪本建議
◆ 語句或情節重複的繪本:可讓孩子在共讀中反覆的練習某一固定句型,以達 到透過大量練習而精熟語句的效果。
◆ 貼近孩子生活經驗的繪本:容易引起孩子的共鳴,增加閱讀的興趣。並且因可與日常結合,共讀外的時間仍能持續討論及延伸故事內。
- 4~6歲共讀技巧
這個時期的孩子,已具備基本的語言理解及表達能力,可嘗試換孩子說給爸爸媽媽聽,藉此訓練孩子的敘事能力。
★ 當孩子嘗試自行說故事時,大人可適時的引導孩子針對故事主角、發生事件、解決方式、結果或結局等,進行一連串合乎故事主題、具時間順序、符合因果關係的描述,以增進孩子講述事件的完整性並培養邏輯思考。
★除此之外,此時期的孩子們對於文字也已經產生一定的敏感度,父母也可以在共讀中加入「逐字指讀」,用手指著文字一個字一個字唸,開始引導孩子注意文字,慢慢練習閱讀、學習識字。
- 4~6歲挑選繪本建議
◆ 情節豐富且完整的故事,可幫助孩子培養因果邏輯及敘事組織概念
◆ 文字大而清晰、有注音輔助的繪本,適合引導孩子開始接觸文字、練習拼讀
◆ 鼓勵孩子挑選自己感興趣的書籍,培養自發、主動的閱讀習慣
❤ 重點整理 ❤
年齡層 | 共讀技巧 | 繪本挑選方向 |
0-1歲 | ★強調語言刺激,介紹人物、物品名稱。 ★不限定共讀時間,與孩子「共同」參與,培養互動習慣。 | ◆ 顏色鮮明、對比強烈的書籍或圖卡 ◆可觸摸、可操作的翻翻書、遊戲書或有聲書 ◆ 布書、硬頁書等「堅固耐用」的材質 |
1-3歲 | ★指認或命名書中的人物、物品或活動 ★引導仿說繪本中句子 ★看圖說故事,大人進行擴展或延伸 ★以問答方式與孩子進行討論故事內容 | ◆ 語句或情節重複的繪本 ◆ 貼近孩子生活經驗的繪本 |
4-6歲 | ★ 引導孩子針對故事主角、發生事件、解決方式、結果或結局等,進行描述,培養邏輯思考。 ★「逐字指讀」:用手指著文字一個字一個字唸,練習閱讀、識字。 | ◆ 情節豐富且完整的故事 ◆ 文字大、有注音輔助的繪本 ◆ 鼓勵孩子挑選自己感興趣的書籍 |
針對共讀,有甚麼資源可以運用呢?
1. 衛福部網站資源
衛福部網站不僅提供關於親子共讀的衛教文章,還有許多有用的資源可供爸爸媽媽參考。
- 親子共讀指導手冊:這些手冊可以幫助家長了解如何進行有效的共讀,如何選擇適合不同年齡段孩子的繪本,並提供一些實際的共讀技巧。
- 示範影片:衛福部網站會定期發布親子共讀的示範影片,展示如何在家中與孩子進行有趣且有教育意義的共讀。這些影片能幫助家長觀摩並學習如何與孩子互動,提升閱讀效果。
2. 圖書館與公共資源
許多圖書館定期舉辦親子共讀活動,並提供繪本借閱服務,家長可以利用這些資源來接觸更多種類的繪本喔!如果您住在新竹市,且寶貝為0-5歲且同時也設籍新竹市,歡迎至文化局圖書館領取新竹市嬰幼兒閱讀禮袋喔!
- 新竹市嬰幼兒閱讀禮袋:新竹市文化局圖書館針對設籍新竹市0至5歲的嬰幼兒為對象,發送閱讀禮袋,歡迎符合資格的爸爸媽媽了解更多活動資訊!
- 領取對象:設籍新竹市0至5歲的嬰幼兒
- 領取方式:請先至本市圖書館網站「借閱證申請」頁面填寫申請資料,並攜帶戶口名簿正本於本市文化局所屬圖書館領取,每位嬰幼兒限領1份。
- 領取地點:香山分館、鹽水分館、金山分館、關東分館、南寮分館、青少年館、龍山分館、動物園分館
3. 兒童語言發展專業人員的建議
家長也可以諮詢專業的語言治療師或語言發展專家,以獲得個人化的建議與支持。語言治療師能夠:
- 評估孩子的語言發展狀況:如果家長發現孩子在語言發展上有延遲或問題,語言治療師能提供專業評估,並根據孩子的需求設計適合的共讀方案。
- 提供專業共讀技巧與建議:語言治療師不僅可以指導家長如何選擇繪本,還能提供具體的共讀策略,如對話式共讀、語句擴展技巧等,幫助孩子更好地學習語言。
- 定期回診與跟蹤:如果孩子有語言發展遲緩或其他語言障礙,語言治療師可以根據孩子的進展調整共讀方式或推薦進一步的語言治療計劃。
更多關於語言治療、兒童早療或兒童發展相關資訊,歡迎加入杏保醫網信霖診所早療LINE帳號喔!